新会孔庙的历史、由来。详细一点

旅游景点 159

一、新会孔庙的历史、由来。详细一点

新会孔庙就是新会学宫新会学宫又名文庙、孔庙。位于会城马山西侧。占地12189平方米,建筑面积3225平方米,学宫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门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当时是按山东曲阜孔庙图案,因地制宜建造。学宫在元代被毁于兵火,明代重建。以后历代均有重修。1956年除重修遗存建筑外,并在原遗址上,重建戟门(大成门)、东西两库、两庑、两廊和尊经阁、“蹈和”、“履中”两殿。近年,又以仿古建筑工艺,把学宫正门殿堂修葺粉饰一新。 民国24年(1935年)重修后,曾举行过一次“祭孔”活动。1939年后 ,会城沦陷,学宫建筑遭日寇严重破坏,仅存化龙桥、棂星门、石牌坊、泮月池和大成殿。大成殿是学宫的正殿,面宽5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顶、下檐斗拱为外转六铺作单抄双下昂计心造,与故宫太和殿相仿。四周通廊置24根檐柱,内为12根金柱,正脊为“咸丰辛酉如壁店造”的花脊,上塑有双龙拥珠,中间为葫芦宝刹,重檐四角还挂有陶钟。 孔庙是用来祭祀孔子的,但加封“学宫”之后,它更是文人学子搏取功名的先进之门。 由于科举制度的建立,学宫历来是生员统考入仕的考场。 新会孔庙还有个新会博物馆,设在新会学宫内,成立于1958年9月。成立前后,通过民间征集、群众捐献、考古发掘、上级调拨、市场购买,不断充实馆藏。现有上自远古,下迄近现代各类藏品5000余件。 至于具体的每年的历史,没有详细的记载。

二、四川著名的文庙是什么

富顺文庙

富顺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位于县城中心,距今已有961年历史。经宋、元、明、清多次修缮、改建,现存规模占地约10余亩,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富顺文庙前的“数仞宫墙”临街,主要建筑仿照山东曲阜孔庙的布局,坐北朝南,中轴线布置殿宇四重,重檐歇山式覆盖琉璃瓦,两侧为厢房,组成三个庭院。“灵星门”右为名宦祠、乡贤祠。“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宏伟壮观,光泽璀璨。殿前建有月台,是祭祀孔子舞乐之地。月台左右台阶古时称“丹陛”,正中有整块镂空的九龙巨石浮雕与地面连接。殿背后是崇圣祠,两侧为“会馔厅”。最令游人叹为观止的是安放在崇圣祠脊中亭塔式一具面带笑容的裸童像,该塑像高约80厘米,左手示地,右手指天,身穿肚兜,下身赤裸,造型生动活泼逼真。文庙作为礼教圣地,为何有裸体童像,异说颇多,尚无定论。

2001年国务院颁布该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资中文庙

资中文庙在资中县城北门外。北宋雍熙年间(984-987)始建于县城东街,清道光九年(1829)迁址重建。资中文庙占地7035平方米,建筑面积2191平方米。主体建筑及布局仿山东曲阜孔庙,灵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排列于南北中轴线上,东西厢房、钟楼、鼓楼、乡贤祠、名宦祠对称分布两侧。

庙中竖有清康熙手书《四书大景》、明成化年间《重修文庙碑》两碑,字迹清晰,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资中文庙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犍为文庙

犍为文庙始建于北宋,现存的文庙建筑为明朝末年兵燹后于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重建。犍为文庙目前占地36亩,以三进四合院落组合,形成功能齐备的祭祀场所。其主体建筑有万仞宫墙、圣域贤关、灵星门、泮池、大成门、燎台、东西庑、大成殿、启圣宫等九大部分。其木雕石刻以及屋面建筑独具特色,建筑结构与艺术风格独特。其规模列全国第四、四川第一。

目前,犍为文庙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德阳文庙有几年的历史了

德阳文庙: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始建,明末毁于兵火,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增建,以后屡有修葺,尤其是道光时期的维修奠定了最后的规模。

亲~有860年了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