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旅行需要注意什么?

旅游攻略 151

登山旅行需要注意什么?

一个背包,一份心情,足够了。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登山旅行,徒步穿越葱翠的山林,欣赏美景,呼吸清新的空气,聆听清脆的鸟啼,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征服感。   

爬山,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执着的理想; 爬山,是给自己一个放逐的借口,让心灵流浪远方。登山活动尤其是登高山,由于空气稀薄,人体内大部分转为无氧代谢,加之登山野营活动的运动量较大,山中野餐往往难以满足体内热量需求,因此,它能大量消耗人体内聚集的脂肪组织,尤其是腰腹部的脂肪组织。一个背包 一条爱狗 登山旅行的心情    登山好时节,小爱教你登山小窍门!何不趁着天气温暖,万物复苏之际,背上行囊,向远方出发!   

爬山功效       

爬山属于有氧运动,能使肌肉获得比平常高出10倍的氧气,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增多,增加免疫细胞数量,增强免疫力,促使体内的致癌物、有害物质、毒素等及时排出。爬山在促进新陈代谢的同时,还可以加快脂肪消耗,因此还有塑身的功效。爬山 摄影 享受旅行中美景带来的心情   

爬山装备       

鞋:最好选择高帮、防水、透气的旅行鞋。大小合适,鞋底厚、软,防止硌脚。鞋底花纹大。重量宜轻。    背包和腰包:双肩背包是不错的选择,最好有一个腰包或多层马甲。      

服装:裤子宽松,注意保暖性,最外层兼备雨衣功能。   

手杖:手杖可以起到平衡身体的作用,减轻膝关节压力,也可以用树枝、木棍代替。       食物和足够的水:补充能量可以带些巧克力,煮鸡蛋等容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   

爬山热身      爬山之前也需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受伤。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采用转、揉、拍、抖、踢、压等方式活动全身的关节,时间大约为10分钟,让肌肉和组织的温度提高,这样才能起到热身的作用。    另外,爬山结束以后,一定要做整理和放松运动。这是因为在爬山的过程中,血液会集中在肢体里,血管大量开放,这时如果你突然停下来,血液回流就会有障碍。   

爬山技巧       

呼吸:在爬山过程中不论路途长短都要按照一定的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切不可突然加快脚步或在最后一段拼命冲刺,使呼吸频率在运动中发生忽然改变。一般情况下心率保持在120—140次/分钟最为适宜。       

省力:为了省力,上山时最好重心前倾,很多登山爱好者推荐在崎岖的山路使用登山杖,它可以节省登山者1/3左右的体力,特别是在背负重装备的情况下。下山时可以走Z字形,既节省了体力,也可以保护膝关节少受冲击。       

补水:爬山时很容易出汗,而当感觉口渴的时候,身体其实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科学的饮水方法是在爬山前10—15分钟饮水400—600ml,这样做可以减轻运动中的缺水程度。在登山过程中饮水应该少喝多饮,每次润湿喉咙即可。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不可或缺的登山装备是哪些?

必备1护膝

有登山人士认为,上山时你可以不带护膝,但下山时每人都应该佩带。而且下山动作不宜过快,因为在负重情况下,走下山对膝关节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贴士:想提高爬山难度,又想降低对膝关节冲击?那么不妨推着自行车上山,下山时直接骑车下山,这样既练了体力也很好地保护了膝关节。

必备2登山包   

登山包可分为徙步包(轻型包)和登山包(重型包),又或更细分为冲顶包、滑雪背包、旅行用包、攀岩用包等。轻型包适合徙步、野营,当登山者负重不超过50斤时是个好选择。重型背包适合高海拔登山、长途穿越活动,设计上更多考虑负重状态下的背负性能,但往往自身较重。

贴士:打包时尽可能将重物品靠近身体及背包上部,让背包重量通过背负系统均摊到你的肩、背、腰、臀上。尽量不要外挂,将背包内的物品塞满,保持重心不要偏向任何一方。

必备3登山杖

用登山杖上山、下山可以省很多的力气,尤其可减轻腿部的压力,缓解腰部和肩膀疲劳。长时间行走台阶对腿部膝关节冲击很大,如果使用登山杖会有很好的效果。在碎石、河谷地段,使用登山杖会使安全性大大提高,减少滑倒、扭伤的机会。手杖还可以在杂草丛生的地段帮助登山者探明路况,驱赶动物特别是蛇。

贴士:由于在上坡时,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带传到手杖产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我们手腕穿过腕带时不应直接从腕带上方伸进去抓住把手,而是应该把腕带拿起来,从腕带的下方穿入,将带子压在我们的手掌之中,然后再轻轻的抓住把手,透过腕带来支撑手杖,而不是紧紧地抓着把手施力。

必备4登山鞋

登山鞋是登山者优先考虑采购的登山装备。选择登山鞋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脚和自己的登山线路。其中,登山鞋的硬度能够抗拒岩石的刮磨,而轻便的登山鞋无法提供足够的平稳度支撑较重的背包。如果登山线路是行走在困难地形,则更需要选择保护自己脚踝、脚后跟与脚趾的登山鞋。

贴士:1.购买时最好下午试鞋,因为下午通常脚会比较大些;2.试鞋时穿着厚袜子,然后再能从后跟处塞进一至两个手指较好。因为长时间徙步后脚会有些肿胀,必须留出空间来;3.行走时,登山鞋的鞋带可分作两截系带,同时可根据不同的地形来控制鞋面和鞋帮系带的松紧。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