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枫叶最佳观赏季节?
一、巫溪枫叶最佳观赏季节?
十一月中下旬。
巫溪兰英红叶进入最佳观赏期,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红得惹人醉。漫山美景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朋友纷至沓来。
巫溪兰英大峡谷目前为开放型景区,全长50余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左右,有“重庆市第一深谷”之美誉。以瀑高、峰险、山奇、石怪、水清、洞幽、禽珍、兽异构成一条罕见的山水画廊。
二、重庆市巫溪县的地理位置?
巫溪县位于中国重庆市东北部,地理位置如下:
- 纬度:31.3975°N
- 经度:109.5708°E
巫溪县位于巫山县和巫溪县之间的江口县东部,面积约为1,543平方公里。巫溪县是重庆市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地处长江三峡库区南缘,毗邻湖北省。该县的地势多为丘陵和山地,地形起伏,属于重庆山区的一部分。
巫溪县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区,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如伍家岗大瀑布、巫溪河漂流、双溪画廊等。巫溪县也是伏虎寺的所在地,伏虎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刹之一,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往参观。
巫溪县的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三、巫溪红叶观赏时间段?
每年的11月中下旬,重庆巫溪兰英大峡谷红叶将进入最佳观赏期!别有韵味,有时与缭绕的云雾交织,时隐时现,如同仙境一般。
最佳观赏时间:11月中下旬
每年的十一月中下旬,兰英红叶进入最佳观赏期,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红得惹人醉。漫山美景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朋友纷至沓来。
兰英大峡谷目前为开放型景区,全长50余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左右,有“重庆市第一深谷”之美誉。以瀑高、峰险、山奇、石怪、水清、洞幽、禽珍、兽异构成一条罕见的山水画廊。
四、巫溪通城龙池村景点有哪些?
巫溪通城龙池村位于重庆市巫溪县通城镇,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村庄。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龙池风景区、龙池瀑布、龙池古镇等。龙池风景区是村庄的主要景点,拥有壮丽的山水景观和清澈的湖泊,是游客们欣赏自然美景的理想之地。
龙池瀑布是风景区的亮点之一,水势磅礴,气势恢宏,给人以震撼的视觉享受。龙池古镇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除此之外,村庄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体验项目,如山间步道、农家乐等,让游客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乡村生活的宁静。
五、重庆巫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境内,公园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草甸草原,被誉为“中国的新西兰”。园内森林浩瀚,草原壮阔,峻岭云迷,丛峰漫舞,山险谷幽,洞奇石怪,水景丰富。春夏秋三季绿草如茵,姹紫嫣红,芳香馥郁,云海茫茫,横无际涯,是观光旅游胜地。
2、汉风神谷风景区:位于巫溪县荆竹峡内。景区两岸悬岩对峙,峭壁如削,岩上羊肠古道,盘折崎岖,四周高山荆竹满山,满目苍翠,宛如画屏。园区利用壁画、雕塑、脸谱、声像展播等多种手段着力彰显远古巫文化形态和内涵,为游客提供全方位、高品位的服务。
3、灵巫洞风景区:位于巫溪县大宁河上游,由仙翁殿、玉竹林、瑶池、龙王殿、海底世界五大部分组成。这里山青水秀,岩险峰奇,洞内钟乳琳琅满目,流光溢彩,其定海神针、钟乳天桥、九龙壁为中国溶洞“三绝”。洞内有各种钟乳上悬下立,姿态万千,让人产生思古幽情,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4、巫溪云台寺:云台寺高高耸立在宁河边,自成一道风景,因这里的山石环绕,悬于半空,一峰突起,远处看来,不同角度形象不一样,一说像一只乳房,所以古时称乳台山,一说像云朵,称云台山,现在人们统一称云台山。
5、大宁河景区:大宁河景区是大宁河除巫山小三峡外中上段景区的总称,是奉节-巫溪-巫山“金三角”的三条主轴线之一,以景点密集、可游性强和自然、人文、民俗的和谐统一著称,堪称“百里画廊”, 有“天下第一溪”的美称。
六、巫溪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巫溪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巫溪县幅员4030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街道,348个行政村,总人口51.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2万人。巫溪既是国务院公布的沿江开放县,也是三峡库区移民开发县。 巫溪地形以山地为主,属于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境内山大坡陡,立体地貌明显,最低海拔139.4米,最高海拔2796.8米;地处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共同作用,使巫溪拥有突出的资源比较优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素有“峡郡桃源”美誉;水能资源蕴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矿产资源相对富集;生物资源优势明显,中药材量大质优,农副特产品绿色无污染。党参、药花蜜、淀粉(红薯和土豆)、老腊肉、干果、高山反季节蔬菜、鹿茸等产品是理想的绿色食品。 【历史沿革】 巫溪县自东汉建县以来,曾设县、郡、监、州的建制,其名称先后为北井县、始宁郡、永昌郡、大宁监、大宁州、大宁县、巫溪县。 先秦时期 巫溪县先后属巫咸国、巫臷国,夏商周属庸国鱼邑,鱼邑并于楚之后,归属巫郡。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取楚巫郡归于黔中郡,设立巫县,县域包括巫山、巫溪。 秦朝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巫溪县属黔中郡巫县。 汉朝时期(公元前206年至220年) 西汉,巫溪县属南郡巫县。东汉建安15年(公元210年),从巫县分设北井县,县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建安21年(公元216年),北井县归属固陵郡(今奉节县),现辖柏杨街道、宁河街道、城厢镇、凤凰镇、宁厂镇、上磺镇、古路镇、文峰镇、徐家镇、白鹿镇、尖山镇、下堡镇,菱角乡、胜利乡、大河乡、 天星乡、长桂乡、峰灵镇、蒲莲乡、塘坊镇、朝阳镇、鱼鳞乡、乌龙乡、田坝镇、 中岗乡、通城镇、兰英乡、花台乡、双阳乡、天元乡、中梁乡、土城乡。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至公元265年) 北井县(巫溪)先后属巴东郡(今奉节)、宜都郡(今宜昌)、建平郡(今巫山)管辖。 晋朝时期(公元265年至公元420年) 西晋,北井县先后属巴东郡、建平都尉、建平郡管辖;东晋,北井县建制未变。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至公元581年) 刘宋、南齐、梁朝、西魏时期,北井县建制仍旧。北周初(公元557年至公元566年),在北井县设始宁郡,后改称永昌郡,郡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天和3年(公元568年),北井县并入大昌县。 隋朝时期(公元581至公元618年) 仍沿袭郡县制。隋文帝开皇2年(公元582年)撤销永昌郡,大昌县属信州总管府和巴东郡。 唐朝时期(公元618年至907年) 改郡县制,增设道的建置,大昌县属山南东道所属夔州(今奉节)管辖。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 907年至960年) 废置山南东道,于夔州设镇江军,后改成宁江军,大昌县属之。北宋统一五代十国后,设路,本县属夔州路大宁监。 北宋时期(公元960至公元1127年) 宋太宗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设大宁监,辖大昌县。监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 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至公元1279年) 本县地属关系未变,仍归大宁监。 元朝时期(公元1271年至公元1368年) 四川设行中书省(称四川行省)。至元20年(公元1283年)大宁监升为大宁州,辖大昌、洵阳、平利、石泉、隆化等县。元末(公元1361年),大宁州属大夏农民政权夔州路。 明朝时期(公元1368至公元1644年) 改“路”设“府”,大宁州属重庆府。大夏灭亡之后,明洪武9年(公元1376年),降大宁州为大宁县,属四川省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夔州路。明洪武13年(公元1380年),改州为府,大宁县属夔州府,同年分大宁县复设大昌县。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农民政权,大宁县属之。 清朝时期(公元1644年至公元1911年) 在府、州、县之上设“道”制。顺治3年(公元1646年),李自成遗部贺珍和其子伯宁占据大宁据险抗清,至康熙2年(公元1663年),伯宁受降之后,大宁县始归顺清朝统治。康熙6年(公元1667年),撤大宁县并入奉节县。雍正7年(公元1729年),复设大宁县,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川东道夔州府管辖。 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 年至1949年) 大宁县隶属川东道(今重庆)。民国3年(公元1914年6月),因本县与山西省大宁县同名,遂改名巫溪县。民国6 年至民国24年(公元1917年至公元1935年),巫溪县被军阀据为防区,先后属豫鄂靖国联军、川军、国民革命军20军和21军防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结束防区制,巫溪县属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区(今万州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10月1日成立) 1949年12月14 日,巫溪县解放,20日,县人民政府成立。巫溪县隶属西南行政区川东人民行政公署万县专区。1952年9月1日,恢复四川省建制,巫溪县属四川省万县专区。1968年6月,万县专区改称万县地区;1993年,万县地区改设万县市,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1997年3月,重庆直辖市成立,万县市改设重庆市万州移民开发区,巫溪县随属。2000年7月,巫溪县由重庆市直接管辖。 巫溪县气候概况 地形:全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地占93%;地形东、西、北高而中南部低,绝对高差2657.4米,一般相对高差1000米,属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大宁河出境处祝家河海拔139.4米,为全县最低点,东部神农架原始森林山脉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为重庆市最高点。县境地处中纬度,地处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温湿适度,立体气候颇具特色。水系发达,长江一级支流大宁河穿越县境。 气温:县城一带低山河谷,年平均气温18℃左右,银厂坪以上山地,则小于5℃。用回归方程分析,全县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均温下降0.65℃;夏季递减偏小,为0.58℃,冬季偏大,为0.7℃。一日内最低气温出现在早晨6-7时,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3-16时,日较差8℃左右;一年中,气温最高在7、8月份,最低1月份,月较差21℃左右;年际气温变化较小,一般不超过1.4℃。 积温:低山区,大于10℃的日数有286天,积温5996℃;中山区,大于10℃有248天,积温4844℃;半高山区,大于10℃有200天,积温3469℃;高山区,大于10℃有137天,积温2098℃。 降水:降水量地域分布,县境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30-1950毫米之间。除大宁河(干流)、白杨河河谷降水量在1100毫米左右外,其余地区均大于1300毫米。大旱的1966年,城厢仅降水707.7毫米;多雨的1963年,尖山降水2980毫米。年平均雨日,低山河谷约133天,中山约146天,高山大于200天。一年之内各月降水日数,9月最多,1月最少。夏半年最多,约占全年的78%;冬半年最少,约占全年的22%。 雪霜:境内低山河谷地带年均霜日11天,12月初始霜,次年元月末终霜。上磺、文峰等槽坝年均霜日40天,11月下旬始霜,次年3月中旬终霜。红池坝、西流溪等高山地带年均霜日大于100天,霜期达8个月左右,9月下旬始霜,次年5月中、下旬结束。平均无霜期,低山河谷地带约310天,中山地区约255天,高山地区小于172天。降雪日数,低山很少,中山约10天,红池坝一带年均降雪日数一般在50天以上。地面积雪时间,高山区3-4个月,最大积雪深度1米左右;中山以下地区多在3-5天均可融化,最大雪深20厘米左右。日照:县境内日照时数,低山区(城厢)多年平均1589小时,最多年(1978年)1905.8小时,最少年(1982年)1295小时;中山 区(古路)多年平均1568.7小时,最多年(1971年)1810.5小时,最少年(1964年)1426小时;高山区多年平均1378小时。
七、巫溪县城晚上哪里有好玩的地方?
你好,巫溪县城晚上有一些好玩的地方,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地方:
1. 渔人码头:位于巫溪县城的渔人码头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夜晚景点,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夜景,还可以尝试钓鱼和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2. 老街区:巫溪县城的老街区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晚上可以漫步其中,欣赏古老的建筑和夜景,还可以品尝当地的小吃和特色商品。
3. 酒吧街:巫溪县城也有一条酒吧街,晚上可以来这里感受一下夜生活的热闹氛围,享受音乐和饮品。
4. 影院:巫溪县城有一些电影院,晚上可以选择去看一场电影,放松身心。
以上是巫溪县城晚上的一些好玩的地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巫溪属于什么市?
巫溪属于重庆市
巫溪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处大巴山东段南麓,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东连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竹溪县,南接奉节县、巫山县,西临开州区、云阳县,北与城口县和陕西省镇坪县接壤。
至2013年,巫溪县总面积4030平方公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巫溪县常住人口为41.41万人(户籍人口52万人)。
巫溪县为全国绿化模范县,获得过“绿色中药出口基地”、“全国魔芋种植重点基地县”、“中国绿色生态马铃薯之乡”、“2011中国改革年度县”等荣誉称号。
巫溪县自东汉建县以来,曾设县、郡、监、州的建制,名称先后为北井县、始宁郡、永昌郡、大宁监、大宁州、大宁县、巫溪县等。
巫溪县先后属巫咸国、巫国。夏商周属庸国鱼邑,鱼邑并于楚之后,归属巫郡。战国时期(公元前277年),秦取楚巫郡归于黔中郡,设立巫县,县域包括巫山、巫溪。
西汉,巫溪县属南郡巫县。东汉建安15年(公元210年),巫县分设北井县,县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建安21年(公元216年),北井县归属固陵郡(今奉节县)。
西晋,北井县先后属巴东郡、建平都尉、建平郡管辖;东晋,北井县建制未变。
刘宋、南齐、梁朝、西魏时期,北井县建制未变。北周初(公元557年至公元566年),在北井县设始宁郡,后改称永昌郡,郡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天和3年(公元568年),北井县并入大昌县。
隋朝沿袭郡县制。隋文帝开皇2年(公元582年),撤销永昌郡,大昌县属信州总管府和巴东郡。